修行者寻找解脱之道,因缘成熟得遇佛法,本应以持久的恒心和耐心精进修行,若急功近利而中途放弃,不仅浪费了大好时光,也会最终迷失自我。一个高远的理想犹如一棵需要呵护的树苗,不要太着急兑现结果而拨苗助长,要懂得它的价值、珍惜它,方可圆满。
修行其中一个大忌,就是急。急迫、着急、焦急、急不可耐、急功近利。这个状态、这个心态是我们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干什么事都希望立刻有一个结果。可是切合实际吗?符合自然界的法则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修行如同烹茶,火候未到,强饮必然伤身;又如同种树,根还未扎稳,强求开花终是虚妄。
我们凡人多生多世的业,比想象的要重得多的多;我们的烦恼习气,也比想象的要强烈得多;我们的禀性,也比想象的要厚重的多。以一种投资的心态、生意的心态、做买卖的心态,来投入修行,结果一定是不好的,甚至是悲惨的。浅谈磨三关的作用,磨财关:用横财诱惑,考验能否守住清净之心;磨情关:幻化出美色,试探其能否斩断贪欲之根;磨傲关:赋予神通,观察其能否保持谦卑如初。磨去浮躁、贪婪、执念,才有资格承载仙缘。领仙修行,重点在于筑基。如同盖楼,地基不牢,楼越高就越危险。修心:每天静坐观照,如同镜子映照物体而不染尘埃;修德:行善不为人所知,如同春雨滋润万物而无声;修缘:化解累世的冤亲债主,如同清泉洗涤旧债;修慧:参悟经典的真正含义,如同明灯破除黑暗。
如果我们明白宇宙的法则、因果的法则、轮回的法则,它是这么一种状态的话,我们就应该知道,修行要一步一步来,忏悔业障也是一步一步来,甚至我们往生也不是一天就可以达成的。任何事情都有发展的规律,谁都不能违背。聪明人是顺着规律来办事情,如果违反规律来办事情,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不要急,只要做,结果最终会自然地显现出来。如果要问什么时候显现,那你就不要管了,皈命文当中那个舍命全交,是听佛的、听菩萨的,不是听你的,交给佛菩萨,佛菩萨自有最恰当的安排。舍命全交就是遇到任何不幸,遇到任何灾难,遇到任何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内心仍然如如不动。大家相信这句话,这才叫信佛。达不到这一步,就不叫信佛,你就还是信自己,信自己的欲望。
自己身体好、工作好、收入好、家庭好、孩子好,处处都好,求好的心是修道者第二个大忌。我们是修道之人,而不是修好之人。这种求好的心就是把佛的修行当成一个世间的成功学、股票学、投资学,想快速受益,这都是求好。以求好的心态来修行的话,事实上是把佛菩萨当成了仆人。我们对他颐指气使,甚至还生气,动不动就是我不再信你了,这样的人也不少!“平常心是道”,这句话值得我们每天去参悟,看看我们在工作当中、生活当中乃至修行当中,有没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面对顺境、逆境,好事、坏事,内心就像《金刚经》里说的“了了于心,如如不动”。正法的佛弟子,每天修的就是这颗平常心。
修行者的“慢功夫”实践领悟,每日三省吾身,今天是否因为追求速效而违背了本心?所做的事情是为了众生,还是为了私欲?遇到挫折时,是抱怨还是感恩磨砺?当急于求成的心思升起时,在内心劝解自己,快是妄念,慢是修行;欲速则迷,缓步则明;因果不虚,功到自成。慢修四法参考:煮粥法:早晨起床熬粥时默念“火候不到粥不香,修行不到道不成”;种菜法:亲自耕种一片菜园,体会“春种秋收”的自然法则;抄经法:用毛笔每天抄写经文三遍,磨炼心性、静心养性;守夜法:每月选一夜独自坐到天亮,观察妄念的产生和消失。
每一步的领悟,都是终点;每一刻的磨砺,皆是圆满。出马仙的“仙骨”,出道仙的“灵根”,都是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淬炼而成的。修行所追求的,原本就不在多;人生所领悟的,贵在深耕。愿所有的修行者都能够放下急切之心,终有一日,抬头可见星辰满天,低头已结累累道果。
民间故事,纯属虚构,合理取舍,请勿入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邹城聚佛缘(出道仙堂): 积善聚佛缘,莲韵禅心香。坐堂查事解事,广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