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比受有福
  • 来源:
  • 作者:
  • 2021年12月13日
  • 审核:
  • 浏览(16)
  • 收藏
浏览字号:

我们大家都很希望事事安排好了等我们,可以不劳而获。大概每一个人都会承认他们曾经向上天祈求过帮助,当然,希望别人帮助对人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人独自一个,觉得不安全,所以有「天父」或是「圣母」的形象出现,使他觉得受到保护,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但是在人能「受」之前,他必须先去「施」。无施则无受,因为「施」是打开心胸的一种态度,使你以后能够接受那些愿意帮助你的人的施予!

当我们说到「施」时,并不一定全指金钱上的施舍,但是由于金钱是大部分人希望获得的东西,所以「施」常常牵涉到钱财。钱在目前代表了需求的满足、免于饥饿的恐惧、不受讨债的人上门干扰:我们能给予他人钱财,但是一定要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施」还可以包括自我牺牲与服务他人。我们能够,而且应该把金钱、东西、帮助或者精神之慰藉给予需要的人。我再提一次:「除非我们先『施舍』,否则我们无法『接受』。」 我们对于「施舍」、「救济」、「请求」以及类似的事情统称为「慈善」,实在是颇有所误 解,人们似乎认为请求他人帮助这种事牵涉到可耻与不名誉,事实可不如此,钱只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藉以运用的东西,它能带来快乐,也能由帮助他人中得到满足,不该像守财奴似的把钱埋 在地下藏起来不去用它。

不幸的,这个世界是个商业世界,人对人之估量由他在银行有多少钱,以及他能用钱装饰的外表而定。外表打扮得璀璨光洁、洋洋自得的男女只替自己造就了一个外在的假相,他们不是精神高超的人,也不是慷慨的人,他们在花钱时并无「施」的想法,只是为了满足自我而花钱。在西方世界,是由妻子的服饰来评定先生是否成功,由他住的房子或参加什么俱乐部来论他的高下,这个人可想而知是个物质化的人,因为只有百万富翁才能参加他的俱乐部!这个世界充满了错误的价值观。让我们在此再三的提醒你,把这个正确的观念融入你的潜意识里去:「人死带不走一文钱、带不走一根针、甚至连个小火柴也带不走;我们能带走的只有知识和智能,人生中所有的东西不论好坏、慷慨还是卑鄙,经过过滤,只有经验的精粹留下来。那些在世界上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既使是个百万富翁,等他死后,他的精神完全破产。」

在东方,快黄昏时,常见到家庭主妇在门前发现沿门托钵的比丘,东方人的习惯是只要她看见,不论她有多穷困,都会施舍一些食物给这些化缘的比丘,对于比丘上门化缘,家家户户认为是一项荣誉,这种信仰和西方不同,比丘不是寄生虫也不是乞儿,也不是个不想工作的流浪汉,靠别人施舍渡日。你知道在东方这种情形如何吗?让我们假设我们看到的是印度这个国家的情形,布施给僧侣的情形很寻常。在共产党没有占领中国大陆和西藏之前,这种情形也一样普遍。现在让我们回到印度的村庄,黄昏来临,夜影越伸越长,蓝紫色的夜幕渐暗,大树的叶子在喜马拉雅山风吹拂下,沙沙作响。泥路那边一位身着补钉僧袍的比丘缓缓走来,他随身携带着他全部的财产:僧袍、僧鞋、手上的念珠、扛在肩头入夜权充床铺的毯子,其它还有一些小东西藏在袍子的褶缝中,它的右手拿着一只手杖,不是为击打动物和人用的,而是用来排开荆棘及挡住去路的树枝,他也用这只手杖在过河前试试深度。他走到一户人家,在胸前掏出一只破旧但因久用而发出光泽的木碗。门开了,一位女士双手捧着食物恭敬的站在门前,她的眼光低垂 不注视这位比丘 否则太冒昧了,在在表示出她的谦虚、端庄、有教养。比丘走上前,只手捧碗(在东方都是用双手拿碗的,否则用一只手表示对食物不敬,而食物是珍贵的东西,值得用双手,所以这位比丘双手捧碗),女士慷慨的在其中放下分量很丰宫的食物,转身离去,一句话都不交谈,也不互相注视,因为供食给僧侣是项荣誉而不是负担,而且供食给求圣道的高僧能稍稍减轻一点俗人对僧侣负欠的感觉。这户人家的女士觉得她及她的家人受到了尊重,因为一位圣者敲了她家的门,这使她花功夫烹调食物得到了代价,她在想是不是有那位僧人对她的食物说了好话,接着又有一位上门来。其他人家的妇人都由窗帘后面嫉妒的看着,心想为什么高僧没有选中她们。 碗装满之后,僧人慢慢转身,仍然两手捧着食物,走到对街树下,在那儿坐下。一天当中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他把晚餐吃完,那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餐。僧侣是不多吃的,他们生活俭朴,只吃足够维持力气与身体的食物,而不使自己变成贪吃。吃得太多妨碍精神发展,太丰盛及油炸的食物会损害身体健康。如果一个人要发展精神,那么学习僧侣的生活方式,吃得足够便成了,不要过量,吃得简单些而不要吃得太丰盛,否则凡心太满足了,精神也就被锁在身体的臭皮囊之中。

在此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位得到食物的僧人并不一定需要觉得感激涕零,自古以来东方人就有这种生活方式,僧侣化缘是一种权利,他不是乞儿,也不是旁人的负担,更不是寄生虫似的流浪汉。 在晚餐前的白日里,他都坐在树下,方便所有找他的人,为他们服务。有人需要精神慰藉,有些人亲友生病了,甚至有的人要写封急信。还有些人为了想听远方亲人的消息而来见这位僧人,因为僧侣总是一个一个乡镇、一个一个城市的走,经过乡间,由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僧人服务完全不收费,不论请他做什么,不论要花多久时间服务,都不收费。他是圣者,也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知道许多乡下人需要他,所以他志愿提供服务,穷困的乡下人也付不出钱。他需要学习知识,以便带给人精神上的安慰,他没有时间去赚钱养活自己,所以渐渐形成一种责任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荣誉接受那些受他帮助的人一些食物,以便维持生命。

晚餐后这位比丘休息一会儿,然后站起身来,用细沙清洁他的钵,拾起木杖,在月光下开始他夜间的行程。僧侣的路走得很远,而且速度很快,睡眠却很少。他是佛教国度中受人尊敬的人物。

我们也应该乐于布施,然后我们才能接受。古时候有一条法令规定所有的人应该拿出他们财产的十分之一来行善,这个十分之一渐渐演变成农作物收成的十分之一,很快的成为生活中沉重的负担。举个例来说,英国教堂可以要求一个人所有财产的十分之一,以便修教堂及负责教区牧师生活的薪水。有趣的是差不多十几年前,在英国有不少案子是地主在法院中闹,希望英国教会硬要抽农作物收成的十分之一的规定可以解除,他们抱怨说付出十分之一收入简直要毁了他们的生活。事实上毁了他们的是他们不情愿付出的心理,因为除非是心甘情愿的施予,否则还不如不要付出来。

现在的标准和几年前不一样了,没有人靠那种十分之一的善捐生活,也没有人再付这些钱,这真是件遗憾的事情,如果想要在精神境界上进步,人应该布施行善,尤其行善能带给这个人许多好处。简单用一句话来做个结论就是:助人者才会得到帮助与进步。我们知道有不少讲求实际的商人,精神并不高超,但是他们愿意捐出所得的十分之一来做善事,其实他们的善事是为自己的好处,他们如此做并非有什么宗教热诚,纯粹是商业的经验驱使他们「抛砖引玉」,回收千倍的价值!

放款的人 有些地方称他们为财务公司 精神既不高超,人也不慷慨,我们大概找不出 其中任何一个人对于「捐出十分之一所得来行善」有什么信心,他们只是在计划之后发现有利可图,就像前面说过那些讲求实际的商人一样。

精神境界的「律」适用于所有精神层面。一个人读不读精神的书籍并不重要,读这类书籍并 不能保证这个人精神伟大,因为他可能只是读一读,然后以为自己精神很伟大。他读的东西也许 过目后便忘到九霄云外,半点也没有印在他的记忆之中,可是他还自以为有一个「伟大的灵魂」 ,精神境界突飞猛进。事实上他是个自以为是的人,不顾意帮助他人,殊不知帮助他人,他才可 以帮助自己。 我们重复说一次:「一个人帮助他人是件好事,也是件有益的事,对那些肯施予的人更有帮助。」我们前面提过捐出十分之一的所得来行善,其实这正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我们给予施舍,同时也授受帮助。我们曾写信给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人需要花钱、花时间、还要有特殊的知识。等我们替他解决了一个问题,他马上提出另外一大堆问题要求我们解决。我们告诉他:「你要先施予,才会有所获。」这个人听了很恼火,他说他是最慷慨的人,老是在帮助别人,报纸可以证实这一点。我想如果一个人为了上报而行善,那么他「布施」的发心是不正确的。

布施的方法很多,除了捐出所得十分之一来行善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精神需要方面帮助他人,或者在他们面临内心善恶交战时给予适当必要的安慰与鼓励。在给予他人的过程中,相对的给了自己许多东西。就像做生意,营业额多才可以赚钱;所以我们在「布施」方面做得愈多,所获的回报也愈大。 我们必须给予他人帮助,在「给予」后我们自己才能得到帮助。 祈求他人赐给你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除非你先给予需要的人帮助,表示出你值得接受他人的施予。请多多练习「布施」的艺术,先想一想你能给出多少?你能给予旁人些什么?以及施予的方式应该如何?然后练习,试着做三个月,三个月后你会发现你不是获得了精神的回报,就是获得了实质的报酬,甚至两者兼有。 请仔细研读此章,并请记住「先施予后享受」、「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