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十三针”口诀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
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
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
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
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
九针劳宫为鬼窟。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
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
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狐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操作方法(仅供参考)
一、鬼宫(人中穴)
从下向上斜刺三分 二、鬼信(少商穴) 直刺约三分 三、鬼垒(隐白穴) 直刺约二分 四、鬼心(大陵穴) 直刺约五分 五、鬼路(申脉穴) 直刺约三分 六、鬼枕(风府穴) 直刺约二分 七、鬼牀(颊车穴) 直刺约五分 八、鬼市(承浆穴) 直刺约三分 九、鬼窟(劳宫穴) 直刺约三分 十、鬼堂(上星穴) 直刺约二分 十一、鬼藏(会阴穴) 直刺约二分 十二、鬼臣(曲池) 直刺约五分 十三、鬼封(舌下中缝)从下向上直刺出血
男子先针左起,女子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
刺入十三穴尽之时,医师即当口问病人:何物为祸?病人自说来由,用笔一一记录,言尽狂,方宜退针。